電視上不斷傳來中華隊健兒在奧運捷報佳績,接著在分批返國時,媒體高規格陣仗接機相迎,然後政府官員力邀選手及教練們,等防疫隔離結束後要盛大接見。我承認對體育並無高度興趣,本屆絕大多數我國選手,原本我連認都認不出來,更別說叫出名字,相當生疏,但就在爆紅那一刻,彷彿全台灣的人都曉得他們是誰,你不知道就被笑LOW掉了。就身為一個體育運動員來說,這滋味果真榮耀,好不風光!
在這風光背後,又「照例」看到某些名人爭相搶蹭獲獎選手風采,明明平日就不關心體育,此時卻講得一副「他是我兄弟」、「她是我姊妹」那般熟門熟路,還不斷搶鏡頭造勢耶!噁不噁心、煩不煩,請自行判斷,我懶得多言。目睹這般光景,除感嘆如此「一日球迷」的現實傢伙還真不少,進而回想起昔日兩件往事,對於人情現實感受至為深刻。
先說多年前那件往事。如果沒有記錯,那是一項非常大型的國際賽事,姑且不提賽事名稱,電視台還砸下重金,越洋衛星實況轉播,可見其隆重。然而在眾多家鄉父老面前,當時中華隊表現實在很不理想,荒腔走板,可能是選手臨場過於緊張,表現失常,結局落敗得慘兮兮!當代表團返國抵達桃園中正機場時,選手頭低低的,宛如犯了罪被押解到案,在入境大廳不敢看著對準自己的鏡頭,面對記者尖酸刻薄提問則是默默不語,一群人活像敗戰軍、喪家犬,在眾人冷眼旁觀外加低聲咒罵下,低調搭乘遊覽車離開;現場看不到官員專程接機,連選手家屬都很少,更甭說什麼粉絲團了,那冷清尷尬的場景,實在殘酷無情啊!
這還不算,某些擅長搞「二度傷害」的媒體與立委,深怕沒舞台,趁著熱度仍在,持續煽風點火,大肆撻伐政府體育政策失能,不乏情緒性字眼,痛批選手及教練「該贏未贏」、「有愧全民付託期待」、「丟臉丟到國外」,甚至挑動民眾敏感神經,連「為什麼要拿我們的納稅錢養這些XX?」都喊出來了,極盡羞辱之能事。
真的,人情冷暖啊!不要否認了,絕大多數的我們,可能都犯了這款「現實病」,平時無症狀,但確實被感染,若會發作就很恐怖。選手一旦贏了,就是光宗耀祖,撇開獎金什麼利益不說,僅就廣告代言,或者各界蜂擁而至的獎勵,糧草豐足,夠吃上大半年;輸了,大家不關心或不理睬,算是客氣,最好別再多說什麼,以免多說多錯,節外生枝。
北宋詩詞文學大家蘇軾的那句「勝固欣然,敗亦可喜」,只有在考試時填空或名詞解釋才用得到,平常時大概早被丟進垃圾桶。
我就看過某個敗戰教練在記者會上力挺選手,認為並無問題,僅是時運不濟。可是回到家鄉,立刻被騎機車的陌生人追上來,莫名其妙先賞個幾巴掌,再粗暴言語操你祖宗八代,記得好像還拿棍棒把人打到頭破血流,只因為「你沒給拎北打贏比賽,有夠垃圾!」心想有必要這樣激動仇視嗎?未免也太誇張了吧!或許那傢伙是地下賭盤組頭、押注輸了一屁股債?我不曉得,只覺得這絕不是厚道良善的鄉親會幹的混蛋事。
有資格能代表國家出國參加比賽,已經很了不起。不管什麼賽事,這背後要付出多少心血與痛苦,「十年磨一劍」道理大家都懂,那是非常難熬的過程,不是常人所能接受的長期淬鍊。然而,不管是風光凱旋,還是落敗返國,不都是我們的孩子?不都是我們的寶貝?不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?何來差別心?他們都已經努力過了,值得肯定,更需要我們鼓勵和關懷。一次試不成,那就加倍努力,下次再來挑戰嘛!說不定只是「大雞晚啼」,又不是以後全世界都老死不相往來、不比賽了,還沒到這種慘兮兮的世界末日地步。
因此,每次當我們國家代表隊出國參賽,若慘敗返國時,我會特別注意到電視新聞畫面上,那些神情落寞的選手(不過有時新聞根本找不到,故意漏掉或根本沒派人採訪)。他們之前必然滿懷熱血希望,抬頭挺胸地想為國爭光,未料或許是臨場表現、經驗不足、對手過強、運氣不佳等問題,硬是沒有奪牌或拿獎回來。我相信他們比誰都更悔恨與不甘,我也會為他們祈福,雖然隔著時空,選手們看不到也聽不見,但我會在心中誠摯禱告,也不解為何大家對輸贏看得如此之重?面子到底值幾個錢呢?
有任何問題缺失,可以事後檢討,用不著責難或給予難堪。只是我覺得,不管在台灣還是全球,很多民族的血脈裡,都存有一種「不能輸」、「輸不起」的絕對榮譽心性格,對失敗容忍度極低,唯有贏了才叫英雄,要是輸了就是個狗熊、是個「屁」!因此選手背負過多的勝利包袱,卻往往失去競賽的真正原意──那就是彼此切磋、相互精進。不過現在的比賽哪來什麼崇高意義?不就是輸跟贏兩字嗎?唯有贏才是王道啦!結果很多沒贏的國手回到家鄉,有些真像過街老鼠一般,被幹譙,被嘲諷,看了就讓人萬分難過。
比賽沒有每次都穩贏的啦!大家心知肚明,卻又習慣強加給選手莫大壓力,反正又不是自己去參賽,躲在鍵盤背後修理人,或當個事後諸葛大肆批判,多簡單啊!
近年來變本加厲,更糟糕的演變就是「寧可骯髒的贏,也不要乾淨的輸」!你一定屢屢聽到有人參加比賽,檯面上下「手腳」挺多的,為求贏而不擇手段,難怪這世界亂得可以。只是這不列在本篇討論範圍,還是言歸正傳。
再談另一件往事,回溯到民國72年(公元1983年)的亞洲盃棒球錦標賽,相信讓許多四、五年級老人印象深刻。那次在南韓賽事,有個重要目標,就是五支棒球勁旅,共同角逐代表亞洲參加1984年洛杉磯奧運的唯一門票。話說中日之戰九局下半,中華隊一壘手趙士強面對日本打者擊出內野高飛必死球,大雨中卻意外滑倒漏接,終場4比5,中華隊落敗,幾乎與奧運無緣!
這個漏接事關重大。趙士強這一滑倒災情慘重!不僅勝利溜走,更讓國內廣大球迷萬分不能諒解,砲轟撻伐之聲不絕於耳!趙士強當然知道自己砸了鍋,心中有多麼不甘和惋惜,難過得不時掉淚,無法承受被貼上「頭號戰犯」的標籤。砸鍋之後,接下來中華隊必須先扳倒南韓(當時南韓因之前賽事奪冠,已獲奧運參賽資格,剩下唯一名額),再與日本隊加賽,兩場皆須贏球,才能取得奧運門票。
猶記當時對戰南韓,中華隊有不能輸的壓力,南韓則是攸關面子,雙方纏鬥11局兵疲馬累,中華隊才以3:2險勝,取得與日本隊加賽資格。但休息時間僅有半小時啊!馬上就必須面對好整以暇的日本隊,這算哪門子公平啊?就看日本隊一副勢在必得,球員露出笑臉,等著修理已經疲累不堪的中華隊。
我記得當時好多國內球迷,心疼中華隊體力透支。看到日本隊當然很不痛快,但看到趙士強出場更不舒服!反正一堆球迷就只會咒罵:「都是這傢伙之前漏接啦,害得大家累成這樣!現在又遇到日本隊,搞不好……。」
那時我路經電器行,跟一群路人看實況轉播,聽到這類負面論點很不以為然,還跟人爭辯起來。可是當時大家居然是一面倒,我被罵「年輕人你懂什麼?」、「趙士強漏接就是不能被接受!」、「這種民族罪人留在韓國別回來算了!」我則是冷冷一句:「你覺得趙士強是故意漏接嗎?人家是在大雨中仰著接球耶!很難辦到啊!」意外的是,大家才不管你什麼是非,就是認為萬萬不可原諒,我則是傻眼不敢相信,怎麼大家都如此「理盲」?
其實到今天,這種喪失理性的卑劣心態依然存在,而且還多了政治意識形態作祟,導致更麻煩、更複雜,也更糟糕。
倒是至今憶起那場加賽,仍心驚膽戰,堪稱超級刺激!中日兩隊焦土戰,雙方多次瀕臨得分邊緣卻被化解,就這樣熬到9局下半還是0比0,輪到中華隊最後進攻機會。那時大家守在電視機前,焦躁緊張到手都會抖,心想趙士強之前漏接帶給大家失望過大,看著他走上打擊區,不敢過多期待,搞不好又跟前場對南韓一樣,延長至第十局、十一局……。
沒想到趙士強毫不思索,大棒一揮,將球掃向全壘打牆,那顆球落下時間還真慢,讓大家的心懸吊在半空中七上八下,瞪大眼睛盯著;當裁判果斷地舉起手來,彷彿時間先凝結了兩秒鐘後,所有觀眾這時才大夢初醒,驚覺竟然是支「再見全壘打」,中華隊終於拿到奧運門票!全場歡聲雷動。
讓人印象深刻的是,不過才幾天時間,趙士強從國內觀眾人人臭罵、無法原諒的「再見漏接」戰犯,突然成了「再見全壘打」的民族英雄。代表團回到台北,趙士強在眾人簇擁下,大家簡直將他捧上天,讓「微笑喬治」(Smiling George)的稱號再度回到他身上;甚至還有政黨以他漏接與全壘打照片前後對照,作為選戰文宣,標題寫著「雨,怎會一直下個不停?」我不是很喜歡,覺得這簡直在拿他消費。
種種過程看在眼裡,我心裡為趙士強(他也是我的學長)感到悲憤不平,也對社會現實功利氛圍,更加表達不以為然的堅定態度,除了厭惡,更有感慨。
大家都狂愛錦上添花,誰願真正雪中送炭呢?這個問題始終徘徊在我腦海思索著。
就是曾有過這種經歷與體會,看多了,所以如今若有學生去參加各種比賽,不管輸贏,我都會熱烈為他們慶祝──贏了固然是慶功宴,輸了則是激勵餐,只要肯卯足全力,放手一搏,已經盡心盡力,在我眼裡都是第一名。
這不是矯情,我是說真的。
十多年前,我任教的大學傳播學院,有八名學生被指派組隊,參加大專院校節目製作競賽,他們的指導老師因故無法擔任,因此找上我這個兼任老師幫忙,我二話不說答應,但特別約法三章,就是三個「必須」:所有製作進度流程,都必須定時向我匯報並討論,而且我會不斷要求取得各種資料,都必須事先備妥;更重要的是,課業必須保持一定程度,不可荒廢。
現在回想起來,當時我對學生真的很嚴厲,似乎有些不妥。只是初期學生態度確實有些鬆散,很不積極,又沒有事先打聽,竟然找上我這個「惡霸」當指導老師,算是倒楣不長眼睛,當然活該要整頓!整個團隊在長達半年的製作期,中間卡到暑假,面對我嚴謹監督,還隨時要保持高度警戒狀態,便覺得叫苦連天,但既然頭都洗下去了,當然不得不洗,沒有「叫停」、「棄權」這種鳥事。我是那種絕不妥協、否則另請高明的「死老頭」性格,但這些孩子穩定性不夠、遇到困難習慣逃避,讓我火冒三丈,一度搞到八個逃跑了五個,都被我一個個抓回來狠狠訓斥,不留情面,這才逐漸上了軌道,卻也耗費不少時間。
在製作期過程中,我不斷挪出時間與他們開會、協調、指導,更自掏腰包請我電視台同事協助集訓,更別說累積的便當錢跟飲料費了(簡直大破財啊!)。這八個大孩子被班上其他同學嘲笑「活該」、「踢到鐵板」、「好好的暑假卻要重修(重修指暑假還要額外上課)」,心中頗不是滋味,但面對這款凶神惡煞、比鬼還可怕的指導老師箝制住,放假不敢隨便出去玩,畏懼反抗,只好在我背後紮稻草人狠刺狠刺狠刺,外加嘆氣認栽。
藉由半年集訓與逐步實作,八個學生功力大增一甲子,但因長期自信心不足,始終否定或懷疑自我能力,顯得畏縮不前;我也不斷開導,要他們放膽嘗試,才逐漸提振他們的鬥志與毅力,只是等到真正開竅「恍然大悟」時,距離交件期限已經不遠,品質自然大受影響。後來成績揭曉,一如預期,他們並沒有擠進前三名,什麼都沒有,心中難免失落沮喪,但在我眼裡,知道他們確實改變甚多,進步神速,也真的辛苦認真,用盡全力,只是我故作一臉嚴肅,在成績揭曉後,要他們稍後前往校內某個會議室,因為老師要召開「檢討會議」。
曾經是學生的人都知道,就學生角度來解讀,老師要開「檢討會議」無疑就是「要罵人了」!因此心中忐忑不安,深怕我脾氣一來,大概很難收拾。未料他們幾個惶恐地把門打開,竟看到我早已準備豐富外燴餐點,就呈現在他們眼前!他們本來很習慣我的「凶臉」,突然發現這老師怎麼變得慈眉善目,還以為吃錯藥或「笑裡藏刀」(我只能無奈承認,原來自己是這種壞蛋形象)。我特別要他們放鬆心情,因為他們真的辛苦了大半年,雖未得獎,只要努力以赴,已值得高度肯定,所以名為「檢討」,其實就是大吃一頓,好好慰勞一番!
我永遠記得,當時裡頭好幾個學生激動到哭了,哭到不能言語,女孩子還哭到妝都花了!像是長期緊繃的橡皮筋、一旦鬆開時的釋放舒展。我當時解讀他們會哭,應該有一部份是回想起老被我臭罵,隱隱累積的委屈吧?可是後來我才知道,他們雖然敗了,內心其實是因感動而高興的!這半年中,他們學到業界最新製作知識、導正對人對事的觀念態度,以及從長期企劃、製作、採訪、拍攝、剪輯過程裡,重新定義自我能力,並學習團隊合作精神、獨當一面的應變力與決斷力,都是相當棒的收穫;更重要的是,老師並沒有責怪團隊未能獲獎,反而願意給予安慰勉勵,雪中送炭,這是他們大學生涯當中,相當值得珍惜的特殊經歷,極其溫暖,具有強大的驅動力量,故深深烙印在心底裡,永誌不忘。
得不得獎牌,對我這個兼任老師而言,不重要,因為它不會讓我加薪,也不會升官發財。我只看重學生們是否盡力了?只要盡到全力,哪怕得了個最後一名,我仍當它是冠軍!既然如此,何不慶祝?如果有人覺得這叫「另類嘲諷」,罵我只是換個角度譏笑挫敗的學生,我則是無話可說,就隨便人家怎麼批評吧,我不在乎。
十幾年過去,我還是會收到這幾個大孩子給我問候卡片,或者電郵訊息,他們也各在職場不同單位與領域中,擔綱重要角色,甚至還有一兩位已是經理級風雲人物。他們仍然不斷回味起那場慰勞餐會,震撼中帶著溫馨,那真是莫大驚喜與鼓舞。
不過我也感慨回應,這個社會真的現實,錦上添花的事永遠不缺,雪中送炭的關懷付之闕如,更不願理解時來運轉、鹹魚翻身的道理,滿腦子只想著炒短線獲利就好;或許哪天敗戰者異軍突起,又會引來這堆蒼蠅前來沾染蹭名,人就是這麼可怕啊!然而,有時遇到挫敗,反而是非常棒的養分,你們現在不也深刻體會到了嗎?
學生們或許是認同我的理念,在職場上也逐漸推動「勝固欣然,敗亦可喜」的理念,不忘在團隊遭逢挫敗時雪中送炭,加油打氣一番;若團隊贏了,則是「高興一個晚上就好」,第二天收拾興奮之情,繼續往前邁進,我看了好高興。
也有朋友質疑我,自己講「雪中送炭」講得多清高,能做到百分之百嗎?我說過,我和各位一樣都是平凡人,也都在不斷學習當中,難免情緒左右判斷造成失準,不過,每天都在自我學習反思,希望逐漸達成應有目標。
就像我每天擔任新聞編輯,看到參加奧運的中華代表隊,某個項目鎩羽而歸──對處理這種新聞,表面上我可以輕鬆以對,反正四強八強進不去,更甭說奪牌了,新聞量又如此之大,觀眾自然不會特別關心,乾脆刪掉不報或簡短一句話帶過,做個「現實的編輯」就好;然而每每看到畫面,選手到最後一刻眼看大勢已去,仍不放棄任何可以挽救機會,那種拚戰精神,令人為之動容,心中還是萬分不捨,導致取捨之間,陷入天人交戰,最後仍以慎重態度安排播出居多,不敢怠慢(我也感謝節目製作人具有相同理念,很有默契)。偶爾因節目長度緣故,不得已必須刪減,或者新聞素材畫面不足、傳輸等限制,趕不上播出,這類報導往往成為犧牲對象,心中也會隱隱作痛,雖然我表面上一派輕鬆,跟同事開玩笑「這則新聞無緣啦」,但總有悵然與失落。
不管怎麼安排,都會有觀眾提出反面批判,我當然不會像父子騎驢那般無所適從,但還是希望盡力,把每個人奮戰努力的那一面忠實呈現,至少是一種高度肯定。只是現實洪流老是吞噬著我們,衝撞之間如何取得平衡,仍是高難度學問,我還在學習;即使在媒體業工作近三十年,也不敢自詡多資深、多了不起。
在社會氛圍暫時無法提升與轉變當下,我也只能呼籲,無論體育賽事,還是各種競技活動,能夠參賽,已是榮耀。我們當然盼望歡欣鼓舞,迎接勝利時刻到來,然而對於征戰失利的勇士,在情緒逐漸平復之時,仍應給予加倍溫暖、鼓勵,而不是晾在一旁當隱形人,被現實踢到角落冷落無視、閒言閒語,畢竟他們都已經努力過,為了國家榮譽而奮戰,都是我們一家人,何來區別?因此,籲請各界,不吝多給予掌聲、關懷,以期早日復原,為下一次競賽而重新出發吧!選手們正需要這個,進而努力不懈,並期待日後開花結果、發光發熱的那一天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