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 

      在台灣住久了,或許你會對很多小吃「麻木」,因為你都曉得它們的味道,就算同樣東西換家吃,味道其實差不了多少,除非它特別加了什麼「祖傳祕方」,或者換了一種煮法難吃到爆、令你因覺得踩到地雷而印象深刻,否則大家吃來吃去,真的都差不太多,會烙印在腦海的店家當然也不多。

 

      我這個人對小吃沒有太多意見,只要味道不要太花俏、別畫蛇添足一堆,平平實實呈現原有味道,對我而言就已經九十分以上。這並非表示店家都可以不用努力,隨便做做就買單;我的意思是說,我喜歡「誠意到位」,那是一種難以用言語所形容出的感受。這該怎麼解釋比較貼切呢?就是店家以平常心認真做菜,老老實實按照步驟來即可,不需刻意加油添醋「討好」饕客味覺,這群專業「吃貨」自然會感受到那份誠意。若要對應解釋到味道上頭,老實說很難,畢竟每個人各有喜好口味,標準不一,但我對這類店家可喜歡得很,你要是能理解我的說法,宛如覓得知音,那就更棒了。

 

      扯個題外話。我家住台北大安區的東南地帶,現在看起來雖是精華地段,但在四、五十年前,這裡多得卻是水田、水牛、水圳,還有一堆堆「土饅頭」(墳墓)星羅棋布,有錢人多半集中北市西區。當時全東區最高的樓,是位於敦化南路、華美建設張克東所蓋的「林肯大廈」,很有規模;相形之下,其餘的就一望無際,好像被推土機剷平的鄉村地帶,不怎麼起眼就是。這裡平房多、街巷多,許多來自不同地方的族群,在這個東區落腳扎根,慢慢融合,街坊以閩、客與外省混居占多數,加上各族群吃的東西混在一塊兒,就會熱活起來,小吃風味更加繽紛,倒也不走味。因此數十年來,這裡小吃還能維持一定水準,儘管不斷拆屋蓋高樓,連捷運都有了,這裡仍保留甚多傳統磚瓦矮房與街巷,用心找找,不少「誠意到位」的小吃很可能突然映在你的眼前,令人驚喜。

 

      但是要找美食,可千萬別在禮拜天找。自從「一例一休」搞得大家雞飛狗跳之後,很多店家週日乾脆拉下鐵門不做生意,這對僅能休這天的我來說,簡直苦不堪言!偶爾終於休到一天人家上班的週間日,我這個貪吃鬼就會一大早趕緊出門,徒步逛完整個大安區東南地帶,希望「獵食」到不錯店家,還真的有所斬獲耶!

 

      以個人私下經歷認為,最棒的蚵仔麵線店家,是位於台北龍山寺附近「陳記」總店,但逛到樂業街的「樂業麵線」,品嚐其大碗70元綜合麵線,這才深感實力「有得拚」!話說雙方味道,不管調味、麵線、稠度、湯頭,大致位於伯仲之間,但「樂業麵線」除大腸頭、蚵仔外,還多了肉羹、肉塊,口味多出一味,當然不能武斷就說人家「完勝」,然而配料種類上略顯多元,總讓人有個好印象。

 3  

      「陳記」總店的麵線,大腸頭與蚵仔給得算大方,我曾吃過把配料蓋過麵線的「超載」氣魄,讚不絕口;這頭「樂業麵線」配料則是沉在「麵線海」裡,你必須要拿個湯匙撈撈,才會發現這好料藏在裡頭底下,否則還以為老闆只放了蒜泥在碗中,其他的全忘了放,實則非也,千萬別誤會。

 4  

      「樂業麵線」讓我感到激賞之處,在於大腸頭處理上,完全沒有肥膩或臭味,香滑柔順,非常好吃,不輸「陳記」總店,蚵仔也夠大顆(是否為東石蚵未獲證實);肉羹與肉塊不是批來的,都是自己製作,重要的是不會調味過重,正是我喜愛的風味。你若嫌味道太淡,桌上有醋瓶、蒜泥罐、辣椒罐、胡椒罐,愛加多少就多少,隨人高興。只是現場看到幾個粗魯饕客,猛加這個那個亂調一通,把整個味道都搞壞了,吃起來當然過頭,不太懂得何乃小吃之真正「奧義」,把好好一碗麵線給浪費,相當可惜,遠不如直接品嚐原味,就已經相當精彩。

 

      你如果不敢吃大腸頭,或者討厭蚵仔,可以在點餐時告訴老闆,他會酌量做份量調整。雖說是一碗大碗綜合麵線,對太太小姐來說,一餐即可打發,甚至過量;只是我這款上了年紀的「偽大胃王」,試過這碗份量後明明都「差不多」了,仍意猶未盡,嘴饞得很,必須再找些其他小東西填補才甘願回家。從店裡往外面望,剛好瞥見一群人在排隊,以為是排這家「樂業麵線」的,對,是有;不過另有一條動線是排隔壁的,於是走出店門,抬頭一望,喔,原來是家包子店。

 2  

      包子店在台北多得是,曾見有些店饅頭產品,竟打出「買10送5」超強氣魄,不過後來可能是原物料上漲,最近大多看到「買10送2」已經很給面子。這家包子店把「包子店」三字寫得好大,還以為店名就叫「包子店」,如此簡單明瞭也不賴,後來仔細一瞧,原來一旁還有小字書寫「美心手工」四字,方知這家包子店可是有名字的,別看走眼。

 

      於是我回到「樂業麵線」店裡,把剩下的麵線細嚼慢嚥地品嚐完畢後,到外頭人行道上跟著大家排隊。我對這家「美心手工包子店」從未有印象,只是看著排隊人龍,按照經驗法則,心想絕對有口碑,不用擔心。

 

      一個13元的包子,不管是梅甘菜包、豆腐包、泡菜包、鮮肉包、韭菜包、高麗菜包、豆沙包、素包,全是均一價;而饅頭──無論是白淨淨的饅頭,或是南瓜饅頭、全麥饅頭,也都是10元;至於豆漿或米漿12元,價錢不難記,份量倒也不是特別多,然而這款價格在台北來說,已經算非常便宜了。

 7  

      這讓我想起前一年年中,跟幾個好友到某大知名飯店的中餐館慶功,一個肉包子乾癟癟地上桌,好像被卡車輾過去,竟要價70元,快跟一個便當等值啦!裡頭的肉餡幾乎被麵皮給「浸潤」消失,我還懷疑是否端錯個「饅頭」上來?服務員一臉不悅地解釋「這XX包子本來就是這樣做」,友人差點要掀桌抗議「騙人哪!坑爹啊!」,硬是被我擋了下來,頂多下次甭吃,可別壞了當下興頭。

 

      回頭來看這家包子店,一個13塊錢真的超親民,味道如何呢?說真的,後來查了網路,網友說麵皮是「老麵」,我這個人對什麼老不老的麵皮毫無概念,吃下肚子還不是都一樣?至少在吃完過三小時後,肚子完全沒有不適的腫脹感,非常舒服,可見成分溫和。

 

      由於剛才已經吃了大碗麵線,就算到包子店前排隊排了快十來分鐘,也沒辦法全體口味的包子都來一輪品嚐,只點肉包和高麗菜包。網路上許多網友推薦豆腐包啊,泡菜包啊,韭菜包啊都是一絕,不可錯過,但我不是牛,胃只有一個,而且也老了,還是先試吃看看,待往後有機會再來逐步進攻(是的,請務必看到最後,後頭再補上其他大部分口味的包子重點介紹)。

 

      剛才說過,這家包子並不是挺大顆,然而其肉包不肥不膩,調味偏淡,沒有多做點綴,滿嘴的肉香與蔥花香,這款平實口味就是我要的!有意思的是如果趁熱吃,肉汁會跑出來,但過了十來分鐘才品嚐,它慢慢地浸透麵皮,反而有另一種不同風味口感。儘管可能有人認為「包子冷了才吃,吃到麵皮濕濕軟軟會有點噁」,但在這家美心手工包子店裡,完全不會有這種問題,溫冷了照樣好吃,更沒有肉身臭或油泡臭,滿嘴清香,這讓我開始思考,或許哪天到外頭登山遠足,帶著兩三顆包子當午餐,應該是不錯選擇。

 8  

      至於高麗菜包呢?這家是切碎的高麗菜當底,再加點肉末調味,跟過去常吃、以為的刻板味道不盡相同。以前常買的某家高麗菜包,除了高麗菜,又加了胡蘿蔔絲及一堆黑胡椒搶味,滿嘴油膩膩不是很舒服;而這家高麗菜包意外清爽,不油也不膩,就是單純的高麗菜原味,頂多拿簡單肉末微微點綴一下,還是老話一句──這就夠了!恰到好處。老闆說,該店的素包也是以高麗菜為主餡,但沒有肉末調味,這點在購買時要特別區分一下。

 9  

      一大碗麵線加上兩個包子,兩家店又緊鄰隔壁,方便移動;打發一餐,一百元有找,簡直叫人心滿意足,在寒冬中渾身都溫暖起來。滿意!滿意!

 

      這回小吃探勘甚有收穫。放眼望去,台北還有不少這類隱藏好多小吃美食的街巷,正等待逐一發掘,想著想著不免期待起來。不過好多人都說,在台北做吃的,除了競爭壓力超大,另有個壞處,就是店租普遍太貴,眾多「好味店家」之所以收攤不玩,不是口味變差,而是難以承受昂貴的租金壓力,只好另覓便宜地點再重起爐灶。因此我們這群電視界同業,經常戲稱台北的美食節目超難做,因為你從拍完、剪輯到播出,可能不需要一兩個禮拜時間,但播出之後可能當老饕們蜂擁而至,或者從網路播出得知,速速趕往時,這才發現店門早就拉下,或者貼了張遷移啟事,顧客看了總覺得是個遺憾,至少常會錯愕。

 

      我相信也衷心期盼這兩家小吃店,能夠在原地開得長長久久,生意興隆,也祝福每個在餐飲業奮鬥的朋友們,都能發揚咱們的美食文化,歷久彌新。當然啦,最希望每個店面地址都不會換掉,在原地生根茁壯,這樣對動作較慢的「吃貨」來說,才不會跺腳直呼可惜,而且方便讓大家一再回味,甚至一代傳著一代。

 

      註:本文所陳述之體驗日期,為民國108年3月11日,以上皆為格主親自體驗心得,與店家無涉;所有產品、服務、價格、營業時間等相關資訊,日後若有變動,恕不另行通知。本部落格維持一貫不提供店家資料立場,若有需要,請自行搜尋網路查詢。

 

     後記:為了更完整忠實傳達原味,數日後再度前往包子店,把其他幾味網友推薦的口味吃它一回。心得如後--

 

     一、梅甘菜包(下圖):算是中規中矩。不過格主當兵時,伙房幾乎每週一次梅甘菜上桌,吃到那味道已經有點膩了,至今未變,所以僅淺嚐即止;不過愛吃這味的朋友,會覺得口味很道地。由於這種菜乾本身味道特殊,不太習慣梅子味或菜乾的朋友,建議吃個味道就好。

梅干包  

      二、豆腐包(下圖):很少聽過包子裡包豆腐的,這可是一絕。這家豆腐包,我猜用的是百頁豆腐,加上黃豆芽及肉末調味,吃起來有脆感,而且味道蠻有創意。這款豆腐包味道不重,適合吃葷但不想吃得太鹹的朋友,不妨考慮這種清爽口味,我很喜歡。

豆腐包  

      三、韭菜包(下圖):就是韭菜盒子的包子版。這是該店所有的包子當中,我自己認為最喜歡的一款,雖不過只是韭菜加冬粉,再來點肉末湯汁調味,很簡單,卻能滿嘴鮮味。最奇特的是不會讓你覺得太油膩,且鹹度適中,按照現在網友慣用語,應可列為「大推」等級了!

韭菜包  

      四、泡菜包(下圖):這是我太太非常推薦的口味,當可列入「大推款式」。我看一般泡菜包子不過就是麵皮裡頭,直接包入從玻璃罐裡撈出來的泡菜而已,但店家卻把冬粉加入予以調和,我相信其他地方應該也有這樣的設計,只是這家泡菜包子,藉由冬粉的拌入,讓泡菜變得不會過酸、過辣或過鹹,味道爽口適中,值得品嚐。

泡菜包  

      五、豆沙包(下圖):吃到這裡,肚子撐得跟牛蛙一樣,差不多快拉警報了。原以為再也吃不下包子,但該店豆沙包卻讓我大大讚賞,立刻又下肚一個!當然這是因為剛才一直在吃鹹包子,現在來點甜的,反而有畫龍點睛之效,更加開胃!我曾經吃過某些港點或京城風味料理的豆沙包,還未上桌就蒸得濕黏黏、爛糊糊的,裡頭豆沙餡雖軟嫩卻不香,胃口倒盡;但這家的豆沙包,除了餡料密實,口感是綿密滑順的,且不會死甜,用「原味呈現」四字來形容應該很貼切。

豆沙包  

      以上就是原文所沒有的補述部分。真是個好味啊!我喜歡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張其錚喵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