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   

若有機會到日本玩,你會將目光鎖定在哪些領域?我呢,每回到日本,都會特別注意在他們生活中,所呈現出某些具有「文化」的微小細節,進而去體會大和民族獨有性格;像是觀察日本人常將在地元素,利用細膩藝術形式,表現與落實在視覺生活的文化裡。

 

看得懂嗎?我這樣講有些拗口,文謅謅的,大概講課講久了成為職業病,還是以實例來說明吧。如果你認為東京、大阪這些城市可以說的實例不勝枚舉,那不妨來看看幅員遼闊的北海道,很多生活上的小事物,都忠實呈現在地文化風采,很值得我們參考及學習。

       

首先是道東地區的釧路。有時候走在人行道上,不經意地就會發現一些當地物產,變成地磚上的圖騰。就像我腳下所發現鑲嵌的兩條大鮭魚一樣(下圖),活繃亂跳地在地面上悠游,不小心注意看還以為踩到什麼,但眼見鮭魚,不禁莞爾!牠們就好像引導著遊客,準備游往下個景點,提醒大家要跟好,別走丟了。叫人感動的是,這些裝置藝術不會讓你踩了滑倒或跌倒,地磚還砌成波浪狀,彷彿魚兒就在水裡,怎麼看都覺得是個傑作。

       

4  

 

當然,有些下水道或電力、瓦斯的人孔蓋,也會蘊含在地元素,一再散發出「這裡是北海道」的視覺意象。這些看似其貌不揚、不太可能讓觀光客注意到的東西,我會很留心注意,結果還真讓我發現貓頭鷹圖案(下圖),彷彿「咕嚕嚕」地歡迎各位來到這裡,再三強調這裡是北海道,不是東京,不是大阪,這裡是北海道、北海道、咕嚕嚕........。

       

5  

 

某天,我從釧路繼續往東邊的根室而行。電車上的座椅,也呈現出在地元素,繽紛到令人驚豔!光是絨毛材質椅套(下圖),上頭繪製丹頂鶴形體、貓頭鷹卡通模樣,以及當地特有鳥類圖案,讓人坐下去,很容易被「在地」緊緊包裹,更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。

 

7   

 

在札幌車站剪票口前,也看到以當地知名的SL蒸汽火車為概念、變身為一只大時鐘(下圖)。它每逢整點就會播放鈴聲,還有管弦樂團的悅耳音符,提醒你工作忙碌,也不要忘了犒賞自己,來趟蒸汽火車之旅,只要偶爾搭乘這種列車,放鬆自己,頗有療癒心靈奇效。

       

9  

 

北海道有許多遊樂區,其營運企劃單位用心為自己所管轄的園地,設計獨有視覺概念圖騰,作為識別標誌。一般大家所熟知的薰衣草、向日葵、玉米,已一一被設計成代表某些地區特有識別標誌,讓人一看就會聯想到「喔,這是某某地區」!

 

在札幌近郊的「國營瀧野鈴蘭丘陵公園」,雖說是國營單位,卻注入民營企業活力,設計出許多代表該公園的特有吉祥物(下圖一,這是民國100年時資料照片),包括松鼠、土撥鼠、狐狸與貓頭鷹等,放在進門顯眼處,歡迎大家前來旅遊,元氣活力十足,一看就喜愛;甚至還安排「松鼠的家」(下圖二),裡頭放了一隻特大號絨毛松鼠,簡直讓遊客愛得捨不得離開。

       

2  

 

3  

 

在北海道的道東夏季,搭乘釧路溼原「Noroko號」列車,向來是觀光客鎖定重點。列車上頭掛著可愛絨毛動物娃娃,也是宣揚在地元素的有力武器,又不用花大錢。這些鹿啦、狐狸啦、貓頭鷹等等,無形中在向你教育溼原特有原生動物,絕對不會掛個什麼米老鼠、唐老鴨,或者史奴比、加菲貓、無嘴貓;他們所呈現視覺效果,就是「原汁原味」的在地風情(下圖)。

       

6  

 

很多旅客喜歡在北海道買些小小的手機吊飾、玩具娃娃,回去餽贈親友,廣受歡迎,也讓相關業者不斷絞盡腦汁,持續研發代表北海道真正特色產品。諸如札幌啤酒(台灣譯作「三寶樂」啤酒)、成吉思汗烤肉、毛蟹、鮭魚蓋飯........等等鑰匙環或手機吊飾(下圖),精巧到令人愛不釋手,無形中成為宣揚北海道的最佳意象。其他諸如薰衣草、馬糞海膽、厚岸牡蠣、函館烏賊、乳酪製品、海藻、野熊........,做成精緻禮物商品,已經多到數不清了;我還曾經吃到有北海道地圖形狀的煎餅、魚板,可見日本人在製作在地文化意象方面,不僅創新多樣,更能打動人心,甚至超越禮品本身定義,成為生活藝品,而且最能代表北海道,其用心程度讓外地人激賞肯定。

       

8  

 

回頭看看台灣,我們有不少城鄉,早已開始利用在地元素,在觀光設施、景點規劃、本地特產方面多所利用,成效也逐漸被看到、發現,有人稱之「文創產業」開花結果,似乎商機無限;儘管如此,這些年努力下來,仍有甚多美中不足之處。

        

像是我們日常接觸頻繁的超商,很喜歡用外國卡通動畫角色,做成公仔、贈品或文具商品;我們部分公共運輸、遊樂區,放棄創造屬於自己在地特色吉祥物,硬要迷信「外來品種」,花了大筆權利金簽下使用權,還遠遠不如把錢花在研發費用上,說不定效果更好、更能獲得共鳴!也有些在地特產,很可惜不願動腦,只想抄襲人家點子、圖騰、概念,稍作修改就想矇混過去,卻落得遭受「東施效顰」之譏,還可能惹來訴訟。

 

我也不解許多在地「文創園區」裡,為何規劃思維總是「一定要」開咖啡店?奇怪耶,誰規定的?好吧,若為了訪客要有地方可以歇腳,需要相關設施,這理由算是正當;問題在於---難道不能開家中式茶館嗎?無法弄個咱們台灣人早期常見的奉茶驛站乎?自身文化元素都不要,卻偏要搞個洋味兒十足的咖啡店,跟裡頭在地元素完全不搭軋,這哪能讓外地人牢牢記住這裡有啥文化?有時看到園區這頭在唱野台歌仔戲,另一邊不遠處則是美國西部牛仔場景、有吧台的咖啡店,不覺得奇怪嗎?若有人硬拗說這是「多元文化融合」、「時空錯置美感」,我還感到荒謬、錯亂咧!或許我這種老朽「古墓派」思維,不容於當下潮流,只是你若要我發表看法,簡直無言。

 

有時候想想,很多在地元素融入視覺生活,造就藝術與文化發揚,真的不需耗費大筆資源,不必好大喜功地敲鑼打鼓(特別是台灣人最喜歡在活動中放煙火,放過頭就變得主題失焦、原味走樣),更無須請辣妹大露胸前「事業線」、搔首弄姿搏版面宣傳(到底在賣什麼都忘了)。我倒是建議不妨學學日本人,默默用心將元素隱藏在禮品中、日常生活作息裡,既自然又絕不做作,僅需看個幾回,不懂的都懂了,不知道的都曉得了,像焊接一般牢牢黏在心底的潛意識,一輩子都忘不掉,這就是他們厲害之處。

 

遇見一些我們本地的設計專家、學者,他們也有共通感覺,認為官方對於「文創」似懂非懂,好像貼上「文創」兩字,就變得高級了、不凡了,可是老迷信非得商業化不可,或者大手筆去辦些老套活動、引進一些不搭軋的文化色彩,還自詡甚有「國際觀」,卻令人啼笑皆非。其實「文創」不就是我們的生活嗎?不就是從中挖掘出趣味嗎?從我們的日常中找到好玩、實用、懷念、共同記憶、傳統風味、與時俱進的創意,這是從事「文創」該有的使命,但在台灣卻有些迷失、走偏了;若再加上意識型態作祟,特別僅偏重某類文化、排擠其他相關族群元素進入、共存,那就更糟糕。

 

看來關於這一塊,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光是觀念上磨合、共識,就需要耗費不少唇舌。記得有外國友人來台旅遊時曾問到,直言想看我們的庶民文化,但它們現在到底在哪兒呢?我還以為對方在故意挖苦,只是咱們邊走邊吃著紅豆餅,看著上頭餅皮圖案竟然是隻米老鼠、唐老鴨時,我大概能理解他在講什麼了。

 

我知道咱們確實有人正在努力,企盼扭轉一些文化怪象,但真的還不夠,也需要更多時間,請大家一同重視這個問題吧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張其錚喵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