楓葉   

      上回談到來台陸生積極學習、台生相對退縮消極一事(請點選「從陸生來台交流談起」一文從頭細說),文章甫推出,立刻引起眾多台生們熱烈反應,我接到從憂心省思、到「問候」我祖宗八代的回音還挺多的。其中有個本地學生超直白,一股腦兒就向我抱怨:「老師,不是我們不願意留下來討論功課,而是陸生同學太『』了,他們什麼都要爭前面,我們又爭不過,只好走人囉!」

 

      哇咧......(有些無言)。我說啊,這群台灣孩子們,什麼叫「」?求學求知就是要積極爭取,誰管你有沒有發言問問題?別用「爭輸了」當藉口,你連下了課都不想留(我知道你們沒課了,也不用打工,閒得很),更甭說舉手發問。試問:你怎麼有機會呢?機會是靠自己爭取呀!

 

      另一位台灣學生發表感想:「不是我們下課不願意留下來,但我真的認為老師很偏心,一下課就被陸生佔滿了,那我們台灣同學要問問題,都插不上嘴!」

 

      這回應跟前一個差不多啦,我好奇追問老師該怎麼改進時,居然說:「老師應該專為台灣學生開個時段,叫陸生同學不要來『攪局』!」看了還蠻傻眼的。這讓我想起國際貿易中,某些國家為了扶植或保護自家最弱的特定產業,對於由國外進口的相同產品,施予眾多排擠、抵制措施,或緊握稅賦手段加以「卡關」;這麼一來,很多國家保護過頭,不少被保護的產業,不是趁著國家羽翼暫時保護下,加速調整體質、奮勇精進,而是安逸成為「扶不起的阿斗」,慢慢像個「溫水煮青蛙」,最後經不起外國同類產品「兵臨城下」前來踢館,三兩下就被打得吱吱亂叫,自然慘遭攻破瓦解。

 

      抱歉喔,恕我講句不太中聽的話---就算專為台灣學生,在下課後開個特別時段,誰會留下討論啊?笑話!我就別自己耍白痴了吧。

 

      我不知道其他學院問題如何,我只知道在不少大學傳播學院裡,台灣學生老早被陸生同學追趕過去。正如我前述所言,台灣學生始終認為,中國大陸政治箝制這麼嚴,人民思想怎麼可能會有好的創意?再「想當然爾」推估到人家大學傳播教育,一定很死板,陸生不可能贏過台灣學生,安啦!安啦!結果呢?去看看兩岸傳播學院大學生的畢展作品好了,由於影音平台資料龐雜,若要感受其進步速度有多快,建議從2004年(民國93年)一路爬櫛到今天,細細觀察人家大學生,如何從幼稚生澀的劇情構思鋪陳、演員僵硬死板的技巧、運鏡剪輯之不純熟,到現在蛻變一新、逐漸邁向專業成果而邁進。

 

      人家憑什麼進步?他們就是虛心求教,願意花時間去觀摩、努力研究找出問題啊!不可否認,部分陸生作品,似乎有抄襲某些外國名作的風格味道;只是令我吃驚的是,他們漸漸從模仿中,「內化」成為自身「養分」,更懂得消化吸收,再與其他「養分」互為激盪,創造更優質的作品,你說人家怎麼可能不進步、不超越?

 

      至於咱們台灣學生畢展作品呢?過去至今不乏佳作,當然會有些令人驚豔的好戲,問題在於「越來越少」啊!那種素質一年一年「驟降」幅度是很驚人的,叫人捏把冷汗、不寒而慄!我屢次告訴應屆畢業生,你知道為什麼你做的這齣戲「怪怪的」?最常見的毛病,就是敘事邏輯有問題嘛!比方說,劇情的順序,應該是A→B→C→D→E,你中間漏掉B或D,逕自從A跳到C再到E,或者亂跳,整個劇情就不連貫、怪怪的,但你因為陷入「我看得懂,你一定懂」的劇情泥淖裡,結果就是一漏再漏,一亂再亂,漏到亂到你自己都不覺得問題出在哪兒,等到觀眾回饋給你意見說「看不太懂」時,才知道「可能」犯了大錯,但搞不好心裡還嘀咕著「哼!是你程度太差,所以看不懂我的曠世鉅作!」

 

      這只是問題癥結的其中一部份而已喔。會虛心改進的本地學生不是沒有,但出了更多轉過頭馬上舉起中指,在我背後幹譙「X!老師,你懂個屁」這類唯我獨尊心態的大孩子,要不然就是自信心嚴重不足的怯懦青年,「宅」到快要踏不出門戶。我很率直地告訴這款學生,你從寫劇本開始就有問題,根源在於缺乏良好閱讀習慣,不願從品味文字當中,學習在腦海裡「浮現」你的影音構思,順便體會從不同角度激發的虛擬美感。你以為凡事只要上Youtube這類影音網站,蒐集一些人家拍的東西,匆匆看個幾回,你腦袋就會很有「」嗎?想得太簡單啦!你不過就是抄了幾招人家運鏡、剪輯戲劇的手法,照本宣科個一番就好,但最重要的劇情呢?

 

      寫齣好戲並非易事,亦非難事,主要就在於你對駕馭文字功力到底學到幾分?你生活體驗與觀察力到底豐不豐富?你這週看了幾本好書?你有沒有試著寫寫劇本、磨練技能?如果你是在學傳播科系學生,請捫心自問,就以上幾個小問題,你做到多少?

 

      我到過大陸幾所傳播、演藝及戲劇學院等教學單位,觀察他們日常課程,看到他們光是一個單位的團體影像作業,就感慨萬千。人家每組人數不多,卻能嚴謹分工,兼以細密規劃進度、資料彙集、討論定案,接下來從前置作業到正式拍攝、後製作業、宣傳計畫,按部就班地走;學生們還客氣說「我們太笨了,所以只能用最蠢、最沒效率的方法」,但,他們就像葉啟田唱「愛拚才會贏」那句「攏嘛愛照起工來走」如此般腳踏實地,穩步向前,根基自然扎得厚實。

 

      怪咧!明明台灣人唱出如此有意義的歌,咱們下一代怎麼都不奉為圭臬、嚴謹行事呢?

 

      回到陸生「佔據」我下課時間的話題。告訴當今這代台灣大孩子們,我從十幾年前教書開始,初期幾屆,你們的學長姐,其實也曾把我「硬」留下來討論。記得下課時間是下午三點,他們為了劇情片劇情鋪陳,和諸多幕後技術問題,包括效果燈光、拍攝運鏡、剪輯、成音等,每個禮拜把我拖到晚上八、九點才肯放人,我不但不生氣,還樂於請他們一起吃便當,為什麼?因為這就是身為老師的職責啊!學生肯發問、問得有深度,老師豈有不解惑、指導的道理?你問我十次,我就回答你十三次!這不是矯情,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使命感,真的很痛快啊!我就期盼台灣這群大孩子們,你們最好把我腦袋裡的東西完全榨到乾、挖到空,最好所學武功,出去跟人家打仗不會輸,可以養活自己還綽綽有餘,至少我沒有對不起你們父母,辛辛苦苦把你養大送來唸書;或者你跟我當年一樣,都是靠自己打工賺錢,那麼我起碼也沒對不起你所賺的每一分毫,最好讓你覺得「物超所值」,儘管我只是個小小的兼任講師而已。

 

      曾幾何時,本地學生們那種自我鞭策精進的奮進動力,慢慢地鬆懈、緩步,最後停滯,甚至開始「倒退嚕」。我必須要再三聲明,不是所有台灣大孩子都是這副「死樣子」,好孩子不是沒有,只是快要「瀕臨絕種」,甚至亟需「保育」,你看讓人多傷心啊!這是我們台灣未來的根、中華民國希望之所繫耶!

 

      在我教學初期,每個在地學生內心充滿的那股拍片衝勁,以及對影像學術理論結合實務的狂熱程度,是叫人感動萬分的,無奈到了中、後期,一屆屆學弟妹進來,水準每況愈下,光是個學習態度---曠課、請假、動不動就掛病號,或者自行瀟灑離開教室去哈一管菸,再像隻遊魂「飄」回來,就足以令我火冒三丈!更甭說上台報告、寫的劇本、拍出的劇情片,幾近慘不忍睹。有些台生自以為是,建議他修正還一臉老大不高興,好像「污辱」他的「曠世鉅作」(媽啊!劇本描述男女主角吃早餐的戲,不過就是討論要吃燒餅油條還是西餐漢堡,竟然可以寫到A4規格紙四張、還寫不出什麼個鬼來,純粹拖戲打混嘛!)。我覺得當年大學生那種對學術嚴謹要求與自重風氣,可能隨著所謂「教改時代」、「人權王道」、「教育自由學風思潮」襲來,似乎被淹沒殆盡,再隨「無情浪」沉入茫茫大海。

 

      你可以罵我主觀,但我幾乎是這麼認為的。

 

      有了陸生交流,看到那股「拚勁」、「殺勁」及「狠勁」,我內心其實暗暗高興,這對台生來說,應該是個很棒的刺激;遺憾的是時至今日,陸生水準依舊維持高檔,卻沒有能讓部分台生們有所醒悟。警覺性高的本地學生自己曉得,程度已被對岸追過,必須鞭策奮鬥,急起直追,每天認真用功,這僅是少數;我所看到的本地學生,大多屬於「沒神經型」的居多,也就是說,陸生同學的積極求學態度,在台生眼裡無關痛癢,並沒有警惕效果,秉持「等事情發生了再說」那般樂天。當然啦,另兩種包括極少數帶有仇視色彩,認為「老師對敵國學生好就是賣台」的偏激孩子,以及馬上舉起雙手、畏畏縮縮奉行「失敗投降主義」的學生,那就更不用多談,反正自己「不想通」,再怎麼導正依然「想不通」,那就算了,我傾向「通不想」。

 

      歸納台灣學生所欠缺的,主要癥結還是在於對學問「主動積極」與「持續熱忱」而已,簡言之,就是「態度」兩字。若批評台灣學生一無是處,對莘莘學子並不盡公平,我也很不願意承認;然而事實就擺在眼前,你真的比不上陸生衝勁、認真、抓緊機會,像一塊吸收力極強的海綿,不斷虛心求教;那種非「打破沙鍋問到底」不可的精神,有人坦言「可怕」,我卻不這麼認為,為什麼?因為十幾二十年前的台灣大孩子,也是同樣如此「可怕」,甚至還更「可怕」,所以一點兒都不奇怪。

 

      既然以前學長姐是如此衝鋒陷陣從不叫苦,現在的學弟妹更沒有理由辯稱自己辦不到,可是真的辦不到啊!你又能怎樣?程度差距正在不斷拉大當中,再加上意識型態亂扣帽子,就是有人腦袋願意被洗到呆,只要老師說陸生的好、批評台灣囝仔,就是「傾中賣台」!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身為老師的人,恨不得台灣大孩子程度突飛猛進,在國際上發光發熱,誰還鳥你什麼「傾中賣台」啊?有時間在「假議題」中累積怨恨、眼紅叫罵、小鼻子小眼睛,何不拾起書本,奮發用功,讓人刮目相看咧?

 

      竟有學生天真回應:老師,你去發揮媒體人的影響力,叫政府不要開放陸生來台嘛,開放這些人來台灣,還這麼囂張幹嘛?

 

      唉!孩子,這不是「囂張」啊,人家致勝關鍵在此,不花錢就可以惕勵自己,你還要嫌?你若要「鎖國」把陸生鎖在門外,可以啊,以後第一名到最後一名全是台灣囝仔,不就天下太平?多好。

 

      還有人說,不要開放陸生來台,那是「敵國人」在消耗台灣資源,連健保都不要給他們用;要開放嘛,就開放陸生以外的其他國家,這樣他們可以來台灣學台語,我們也可以順便學外語,不就「國際化」啦?

 

      說來說去,不就是一個意識型態作祟?但是在意識型態的背後,我嗅到台灣學生一個蠻令人憂慮的心態,那就是「」!

 

      十幾年前,當時政府在思考要不要開放陸生來台的當兒,在政治圈掀起一股議論潮,我記得在課堂上也曾問過這個問題,學生們全部口徑一致,拿著當時連續劇口頭禪「Who怕Who?」來回應,覺得開放就開放,怎樣?我有實力,不怕人家來競爭,而且就算人家可能來「統」(統戰)我,我就「捅」回去,歡迎歡迎!的確,當時大學生程度比較高,自信心也比較強,那股「天不怕地不怕」的膽識,曾經被我笑「不知天高地厚」!

 

      然而過了多年光陰,現在很多孩子(再強調一遍,不是所有孩子皆如此,別誤會),一遇到挫折就說「不要」,一看到人家比你強了就說「不要」,只要一經蠱惑,眾人集體吹哨壯膽子,龜縮怯懦的外表是不見了,腰桿也挺直了,喊打喊殺頗有架勢,但滿腦子卻想著如何逃避,如何視而不見,一提到對岸好就開始「起乩」,在我冷眼旁觀的當下,內心卻深覺悲哀心痛,那根本不是自立自強,而是「」得半死的「」,每個人額頭上都寫了一個「」(當然,也有人寫「幹!」,好個真情流露啊!幹!),越想遮掩就越容易被識破,說穿了,就是欲蓋彌彰。

 

      若是「」能夠激勵向上之心,開始急起直追,我覺得還不賴;只是這個「」,萬一變成「義和團式」那款「刀槍不入」騙術,每天麻痺得很爽,我不敢想像再過幾年,台灣孩子到底還有啥競爭力。

 

      我曾到北京大學,如果沒記錯,那天是假日吧,清晨看到圖書館前長長人龍,等著魚貫進場K書,然後一路K到夜闌人靜、被管理員趕了才離開,讓我兩眼瞪得好大,不敢置信。或許某些台灣的大學生會嗤之以鼻,大笑「假掰」、「北爛」、「哪有可能」,但,那真的就是人家未來國力的展現啊!有學生說:「天曉得有沒有認真唸書?搞不好在圖書館裡頭泡妞咧!」我不敢說沒這號人物,只是回頭想想,咱們大孩子的假日清晨在幹嘛呢?

 

      再講下去會更難聽,還是趕緊打住吧。

 

      台灣的大孩子們,說這麼多,可能讓你很「受傷」,但老實告訴你,我們已經沒有「止痛療傷」的時間與本錢了,再不「撂落去」狠拚,你只會落後更多,更遭邊緣化;況且不是只跟對岸較量而已,你還有更多亞洲、全球競爭對手,正虎視眈眈地將你吞噬!這不是恐嚇,而是擺在眼前的事實,就端看你怎麼面對和接招了。

 

      我望著教室空蕩蕩的課桌椅,心裡想著,如果你上過課仍「意猶未盡」,下課後要留我一同繼續研究討論,我依然樂意協助,只要你認真學習,想多吃幾個便當,我都願意幫你付帳。

 

      最後,祝你好運,快點醒醒,我是真心為你禱告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張其錚喵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