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3  

我很喜歡傳統眷村,特別是那種凝聚人與人之間深厚情感、鄉里內互動親切的風味。如果你問我,像「帝寶」那種豪宅跟簡陋眷村並列,兩種讓我擇一居住,我會選哪一個?那麼我會告訴你--絕不跟你矯情,我是真的寧可住在這種破舊的矮房子裡,和親愛的家人與鄰居在一起,享受那種互助熱情的溫暖生活,心連心,緊密地連結在一起,那是無價的、珍貴的,甚至會讓人感動落淚的!

 

自從眷村改建政策推動幾十年下來,老眷村一個個被推土機給剷平,現存者已經寥寥無幾;取而代之的,是一棟棟看似華麗壯觀,實質卻是冰冷、少掉「人味兒」的高聳水泥叢林。老一輩慈祥長者,面對設備豪華、有電梯、有人造花園景觀的現代化住宅--是啊,生活會變得更方便、更舒適,但他們可未必想搬啊!因為很多老人家會惶恐,不知在勞師動眾、大舉遷移之後,以後牌搭子、話匣子還在不在?那種凝聚數十年的「人味兒」,是否能繼續延續下去?才是他們所關心的。

 

我看過不少眷村改建後,許多長者鬱抑而終的實例。他們搬進了大樓,左鄰右舍未必是「自己人」,以前同村老伙伴,可能住不慣而搬走了、賣掉了、租給別人了、家庭結構改變了,或「先走一步」升天去了……,原因至少千百種!原來凝聚在一塊兒的「味道」,就這樣逐漸消散。他們當然會怕、會擔心,憂愁生活沒重心,不曉得該怎麼辦,但又能怎樣?日子還是要過啊,只是面對現代化生活方式,心情過得卻很愁苦,那感覺還真矛盾。

 

每每看到這樣的真實事件,我心裡都會難過不已。很多局外人可能無法理解:明明搬到舒服的新房子裡,怎麼還一堆毛病啊?簡直人在福中不知福!其實局外人不清楚,老一輩長者要的,未必是多高級豪華的物質享受;他們都從戰爭中苦過來,垂垂老矣,卑微所需,不過僅圖心靈上有個慰藉和相互依賴;有些老人家好怕寂寞,沒有老伙伴,他們是會恐懼的,唯獨說不出口而已。

 

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,我好高興在外縣市都會區的偏僻一角,還能找到尚未拆除的老眷村,幾位長者悠閒地搬個板凳,愉快地閒話家常。他們親切招呼我們這款陌生「外人」一起來聊天,儘管各省口音南腔北調夾雜,大家卻好像相識多年一般,毫無人際或年齡隔閡。他們說,這裡即將改建,裡頭十幾戶人家早搬走,留下年久失修的房子,破破爛爛地等著被拆,還自我解嘲說,這裡就是「難民營」啦!在眾人哈哈大笑之餘,其實我看到他們眼神中的不捨、依戀與傷感,還帶著些許不安。

 

這就是「現實」吧。故總統蔣經國先生說過「時代在變,潮流在變,我們不能一成不變」,現實如此,不接受也不行。然而看著老眷村一座座消逝,總會有強烈的失落感!我當然贊成隨著時代演進,我們必須要進步,只是如何永遠保留眷村那份忠實「人味兒」,不是光靠設置幾個博物館供人回味就算交差,總該再深入思考才行,這真是喚回許多人共同記憶的重要課題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張其錚喵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